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連結至臺北市參與式預算提案管理系統_開新視窗

Q6:目前國外參與式預算的推動形式有那些?

參與式預算推動迄今已超過2,000個政府陸續採行類似的參與模式,而每個城市或政府實施程序也不盡相同,所以參與式預算是需要因地制宜的制度。一般認為參與式預算源自於1989 年巴西愉港(Porto Alegre),除了巴西愉港外,美國紐約及日本市川市在執行程序上都有其特色,概述如下:
一、巴西愉港市是以全市預算作為參與式預算的實施項目,推動者為市政府,程序可分為區域大會、代表論壇、主題會議及全市預算委員會,最後產出預算提案送市長做最後決定( 市議會僅具有建議權),但在2005 年政黨輪替後,參與式預算轉變為溝通及諮詢性質。
二、美國紐約市則是以市議員為主要推動者,由選區市議員提供統籌款,每選區約100 萬美金,類似國內的議員工程建議款,議員規劃讓居民決定如何使用,程序為各區組成指導委員會,由社區或網路蒐集提案,最後交由居民表決,並依預算金額決定資助哪些計畫。
三、日本市川市是由市政府為主要推動者,實施項目為補助非營利組織社會服務活動經費,程序為由非營利組織準備年度活動計畫書,召開公開會議讓非營利組織報告活動計畫、效益及經費使用方式,最後由地方納稅義務人決定哪些非營利組織計畫可獲補助。